上海一家福利院,把一位還活著的老人裝進了尸袋,消殺之后,讓殯儀館來接。
結果殯儀館的人抬尸袋時,發現老人活著,又給送回了福利院……
這荒誕的新聞,第二天就被證實是真的。
現在已經有5人被問責。
前兩天,財新網發了一篇詳實的報道,還原了整件事的具體細節。
那位活著被裝進尸袋的是一名75歲老太太姓王,她無兒無女,一直是自己妹妹在照顧她。
但是妹妹年齡也大了,于是一年前把姐姐送進了養老院。
5月1號的早上妹妹接到通知說自己姐姐感染了新冠去世了,因為是特殊時期姐倆沒有辦法見最后的一面。
下午4:30活著的王老太太就被裝進了尸袋運走,于是就出現了事件視頻當中的一幕,老人居然在動,眼睛睜得很大還在眨眼。
這一幕剛巧被附近的網友拍到,發到網上,引起了公憤。
養老院為什么這樣草率,人還活著就診斷為死亡了呢?
這家養老院,發現這里的醫務室非常簡陋,只有血壓計,聽診器。
醫務室的工作人員也都沒有執業證,根本沒有臨床診斷能力。
所以才會把一個活人誤判成死尸裝進尸袋準備火化。
這只是硬件設備的不足。
其實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這里工作人員真實工作狀況。
這家養老院的護工一般都是24小時住院上班的,一個護工要照顧9到10位老人,每個月只可以休息兩天。
底薪是每個人照顧4個床位是4000元的底薪,多服務一個床位是多300塊錢。
就是說一個護工照顧10個老人,24小時連軸轉的服務一個月可以拿到月薪5800塊錢。
可以想象在上海這個消費水平那么高的大城市,這種強度的工作月薪5800塊錢是很低很低的。
所以他們也找不到很好的人員來這里工作,就只能招那些不好找工作的人員。
也就是那些需要工作老人,這些人既沒有護工證也沒有健康證上面有人來查的時候,他們就買些假的工作證蒙混過關。
所以他們既沒有專業的護理知識也沒有很好的護工素質,工作強度大的時候,肯定不可能很好的服務這些老人們。
平時他們的工作就是給老人送些吃的,偶爾有的老人一天能夠吃上三頓飯,有的老人倒霉的話兩天吃一頓都是常事兒,所以對于護工們來說只要讓他們在這里餓不死就好了。
據說這里老人很多都是很久都沒有洗澡,也沒有換過被褥的。而且平時護工們不高興了也對老人又打又罵的,沒有一點好臉色。
所以會有一部分癱瘓在床的老人生褥瘡,疼的不行也不敢說,只能自己忍著,害怕一不小心惹到護工就會一頓打罵,平常老人的房間里面總彌漫著一股臭味刺鼻。
更別說頭發,指甲長了,需要修剪那更是沒有人理會的。
其實有很多護工,他們本身自己就是老人,也沒有那么多的護理知識和素養,他們在養老院工作也都是迫不得已,再加上工作強度又大,他們工作一天下來,都累的渾身沒勁,那還有什么心情去顧及老人們的情緒。
護理員的工作環境是即臟又累,而且是及其影響其自身心情的差事。護理員心情的好壞可直接反映到她對老人的態度上,進而反映在老人的心里和臉上。
也就是說,如果護理員既能在較低勞動強度下工作,又能在干凈衛生(相對)的環境里照護老人,那么,虐老憎老的現象就會減少。
但如何能夠讓她們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實現養老自動化、智能化,讓自動、智能化護理輔具替代絕大部分人工的體力勞動,讓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休息,提升他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同時也能讓老人們擁有體面的晚年。
作為科技大小便智能護理機器人有效解決臥床老人的大小便護理問題、做到了一鍵搞定,極大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縮減了護理人員工作時間。
作為科技智能洗浴機器人有效破解失能老人洗浴難題,讓失能老人床上洗浴,無須搬運老人,一人操作、只需20分鐘即可給老人全身洗浴,減輕護工的負擔。
作為科技多功能移位機解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或病癱人士從輪椅到沙發、床、坐便器、座椅等之間的挪位困難問題設計的,方便護理人員幫助老人出行、如廁、洗澡、治療等護理工作。
此外,全天候尤其是夜間監測老年人狀況,不僅需要配置相當數量的護理人員,而且這一工作勞神勞力耗時間。對此,使用智能報警紙尿褲,老人情況如跌倒、睡姿、尿濕次數、環境溫度都可以隨時掌握,有效縮減養老護理員夜間工作時間。
上海一家福利院,把一位還活著的老人裝進了尸袋,消殺之后,讓殯儀館來接。
結果殯儀館的人抬尸袋時,發現老人活著,又給送回了福利院……
這荒誕的新聞,第二天就被證實是真的。
現在已經有5人被問責。
前兩天,財新網發了一篇詳實的報道,還原了整件事的具體細節。
那位活著被裝進尸袋的是一名75歲老太太姓王,她無兒無女,一直是自己妹妹在照顧她。
但是妹妹年齡也大了,于是一年前把姐姐送進了養老院。
5月1號的早上妹妹接到通知說自己姐姐感染了新冠去世了,因為是特殊時期姐倆沒有辦法見最后的一面。
下午4:30活著的王老太太就被裝進了尸袋運走,于是就出現了事件視頻當中的一幕,老人居然在動,眼睛睜得很大還在眨眼。
這一幕剛巧被附近的網友拍到,發到網上,引起了公憤。
養老院為什么這樣草率,人還活著就診斷為死亡了呢?
這家養老院,發現這里的醫務室非常簡陋,只有血壓計,聽診器。
醫務室的工作人員也都沒有執業證,根本沒有臨床診斷能力。
所以才會把一個活人誤判成死尸裝進尸袋準備火化。
這只是硬件設備的不足。
其實更讓人細思極恐的是這里工作人員真實工作狀況。
這家養老院的護工一般都是24小時住院上班的,一個護工要照顧9到10位老人,每個月只可以休息兩天。
底薪是每個人照顧4個床位是4000元的底薪,多服務一個床位是多300塊錢。
就是說一個護工照顧10個老人,24小時連軸轉的服務一個月可以拿到月薪5800塊錢。
可以想象在上海這個消費水平那么高的大城市,這種強度的工作月薪5800塊錢是很低很低的。
所以他們也找不到很好的人員來這里工作,就只能招那些不好找工作的人員。
也就是那些需要工作老人,這些人既沒有護工證也沒有健康證上面有人來查的時候,他們就買些假的工作證蒙混過關。
所以他們既沒有專業的護理知識也沒有很好的護工素質,工作強度大的時候,肯定不可能很好的服務這些老人們。
平時他們的工作就是給老人送些吃的,偶爾有的老人一天能夠吃上三頓飯,有的老人倒霉的話兩天吃一頓都是常事兒,所以對于護工們來說只要讓他們在這里餓不死就好了。
據說這里老人很多都是很久都沒有洗澡,也沒有換過被褥的。而且平時護工們不高興了也對老人又打又罵的,沒有一點好臉色。
所以會有一部分癱瘓在床的老人生褥瘡,疼的不行也不敢說,只能自己忍著,害怕一不小心惹到護工就會一頓打罵,平常老人的房間里面總彌漫著一股臭味刺鼻。
更別說頭發,指甲長了,需要修剪那更是沒有人理會的。
其實有很多護工,他們本身自己就是老人,也沒有那么多的護理知識和素養,他們在養老院工作也都是迫不得已,再加上工作強度又大,他們工作一天下來,都累的渾身沒勁,那還有什么心情去顧及老人們的情緒。
護理員的工作環境是即臟又累,而且是及其影響其自身心情的差事。護理員心情的好壞可直接反映到她對老人的態度上,進而反映在老人的心里和臉上。
也就是說,如果護理員既能在較低勞動強度下工作,又能在干凈衛生(相對)的環境里照護老人,那么,虐老憎老的現象就會減少。
但如何能夠讓她們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實現養老自動化、智能化,讓自動、智能化護理輔具替代絕大部分人工的體力勞動,讓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休息,提升他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同時也能讓老人們擁有體面的晚年。
作為科技大小便智能護理機器人有效解決臥床老人的大小便護理問題、做到了一鍵搞定,極大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強度,縮減了護理人員工作時間。
作為科技智能洗浴機器人有效破解失能老人洗浴難題,讓失能老人床上洗浴,無須搬運老人,一人操作、只需20分鐘即可給老人全身洗浴,減輕護工的負擔。
作為科技多功能移位機解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或病癱人士從輪椅到沙發、床、坐便器、座椅等之間的挪位困難問題設計的,方便護理人員幫助老人出行、如廁、洗澡、治療等護理工作。
此外,全天候尤其是夜間監測老年人狀況,不僅需要配置相當數量的護理人員,而且這一工作勞神勞力耗時間。對此,使用智能報警紙尿褲,老人情況如跌倒、睡姿、尿濕次數、環境溫度都可以隨時掌握,有效縮減養老護理員夜間工作時間。